县委    县人大    县政府    县政协    RSS订阅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你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旅游频道->客家文化->客家服饰

客家服饰

发布日期: 2014-08-28 10:54:00 选择字号:   阅读:    来 源:

  1、客家服饰是又怎么样的风格?它又代表着怎么样的象征呢?
  这一周,我通过上网查找到了许多有关客家服饰的资料,我查找到的资料有: 1、 起先 在客家地区,客家妇女都戴着一种独特而又别致的凉帽,它是用薄薄的蔑片和麦秆编成的。除正面外,四周还垂挂着16厘米左右长的折叠均匀的布,有黑色的,有蓝色的,有白色的,还有花色的,远远望去,像是一朵朵美丽的鲜花。更有意思的是:年轻未婚的姑娘们还在垂布的两端纺织着两条五颜六色的彩带。因此,是否挂有彩带便成了判断客家姑娘是否有婆家的标志。由于这种凉帽特别能遮挡阳光,凉爽宜人,所以,客爱人都习惯称它为"凉笠哩"
  2、 历史
  据说,客家妇女的凉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在西晋末年,中原地区百姓不堪忍受异族铁蹄的蹂躏,纷纷往南迁徙。这些移民来到南方的江西、福建以及广东一带荒无人烟的山区。在北方,男耕女织,女子很少抛头露面。到了南方,这些传统的生活方式已经没法继续下去了。但是,按规矩妇女抛头露面是有伤风化的,于是,这些中原妇女就想出了个办法:在男人们的戴的头笠上罩上一块黑布,以遮住自己的面孔,只留两个洞,以通视线。后来,大家感到这样不太方便,便把罩着的布揭下,改成缝在斗笠边沿四周垂挂。再到了后来,干脆剪短了面前垂挂的部分。就这样,成了今天所见的凉帽。
  3、 服饰风格
  客家民系在闽粤赣交界地形成以后,独具特色的客家大文化也相应形成。客家大文化根源于中原文化,但又与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相融合,形成客家人自己的特色。单从客家服饰来讲就有许多特别之处。一般来说客家服饰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在色调方面喜欢素色,以蓝、黑、白色为主,这也许就是客家人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普遍心理直接体现。 
  纵观近代客家史,客家人服饰的款式也在不停地更新换代,不同的时期流行的服饰不可能一样,但是总体来看不管在哪一个时期客家人的服饰都离不开朴素、简易的特点。例如,在清朝时客家男女老幼几乎全部穿"侧襟衫",长袖,直领,布扣,开襟由领口斜向右胁,里襟装袋。裤子是一律"大裆裤",又宽又大,另接四五寸阔的腰头,腰不开口,多余部分折叠于肚前,以带系住。裤管又称裤脚,宽约0.3。妇女衣服领边加滚饰,开襟、袖口、裤脚加花边等。这和同时期其他服饰款式来比显得更加简单,但是富有独特的意义。    4、发展 到了清末,当时客家社会上层男子出外或会客以穿长衫为主,有时还在外面加马褂套在长衫上面。农村女子普遍系着的一种围裙"掩腹",其实可以掩胸,下摆宽及两侧,上端缝花刺绣,另加"颈链""腰链""牙牌""手镯"等服饰。这些服饰现在农村上年纪的老人里依稀可见他们还在穿着。当时的女孩子一般都是梳辫居多,少妇以盘髻为主。另外,若偶尔有个别有缠过脚的客家小脚妇女还有穿着绣花鞋、系着罗帕。农家一般妇女不缠足,但是农家的老妇也系罗帕。民国时期,客家男子穿的侧襟衫逐渐淘汰,长衫马褂增多,后来又出现中山装,在知识界开始盛行。一般劳动者以穿对补救短衫的居多,俗称褂哩。客家妇女仍然以侧襟衫为主,只有少数读了书的女性改穿旗袍或蓝衣黑裙,衣袖明显缩短至掌根。许多读过书的男子也多穿西式裤,系用皮带或吊带,女裤则一直以大裆为主。鞋袜方面,清朝时多穿布鞋,是家庭妇女自制的。雨天多打赤脚;或木屐底布鞋,长汀称"鞋屐";或布鞋底加厚并涂以桐油。出远门或上山割草砍柴,穿稻草编的草鞋。到了民国,外地运进来胶鞋、雨鞋、皮鞋,只少数人穿用。一双雨鞋,往往全家人使用。袜子旧时用布缝制,清末开始有了纱织袜子。清末民初上层社会男子戴有帽顶的礼生帽。普通男人戴棉线织的筒状爪子帽,后多改戴半球形羊毛帽。妇女冷天包罗帕,很少戴帽子。

   四、研究收获 通过这一次综合性学习,我感受到:客家人样样方面都有着它的特色和魅力之处,但他们无论是什么民风民俗,他们都有着团结一致、勤俭持家的精神魅力。从我查找资料中,我也找到了研究问题的答案。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客家人有着团体精神、团结奋进和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我也从中了解到:客家的凉帽是精致而又独特的帽子,它外表五颜六色、凉爽宜人,也可以遮挡太阳,十分实用,但它挂有彩带后更深一层的意思是已经出嫁的姑娘婆家的标志。客家的服饰虽然十分简单简朴、实用、宽敞大方,但是却富有它自己独特的意义、魅力。客家人朴素的穿着,更加体现出了客家人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普遍心理和文化体征。客家人到了清末,也有改变他们的着装。通过客家服饰的发展,我觉得我也是一名客家人我也要在继续发扬他们朴实艰苦耐劳的精神。他们的服饰不以好看为标准,以简洁、大方、实用为目标,我们应该追求这种简朴、大方,而且要学习他们能够吃苦、勇敢、坚强的面对生活的高尚品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00-2008 www.1kbet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4813926位浏览者
龙南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龙南县信息中心承办 赣ICP备14000844号 联系电话:0797-3523144
政府网站标识码:3607270006